当前位置: 首页 > 心理健康 > 心理教育对德育的启迪(上)

心理教育对德育的启迪(上)

2016年06月25日 11:36:35 访问量:393

李立新,施福新

  摘 要:心理教育是德育的基础。德育应当注重情感因素,构建情感德育,把认知模式转变为情感模式;德育应吸取心理教育的原则、方法,注重学生思想状况和个性特征,提高德育实效;要以情暖人,预防心理疾病,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长期以来,德育工作局部的失效及其疏远性一直是德育的痼疾,是困扰广大德育工作者的难题。我们注意到:在德育工作者不断探寻新的方法、观念和丰富德育内容的同时,心理教育以其巨大的亲和力显现出勃勃生机,并给德育的发展以强劲的推动。本文着重从心理教育的特点以及其与德育的关系出发,探讨一下心理教育对德育的启迪。

  一、构建情感德育,把认知模式转变为情感模式心理学认为,情感是指个人依据一定的思想观念和道德标准去评判自己和别人的行为时所产生的一种情绪体验。情感德育是相对于认知德育模式而言,它要求德育工作者把情感贯穿于德育过程的始终,提升层次,关注实效,实现心质的飞跃。

  目前学校的德育主要是知识性德育,即通过对道德知识的学习来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强调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行为规范教育,提倡雷锋精神,外在的形式化教育多。平时考察时,偏重于考查学生德育知识的掌握程度,注重学生的行为是否合乎规范,而没有注重学生的内在情感和信念是否发生了改变及日常活动中有道德情感支持的、发自内心的、内化的东西。如:诚实、公正、分享、爱心、合作、自尊心、责任感、利他、同情以及对人的尊重。这些并没有真正作为学校的德育目标之一而受到关注。实际上,德育的根本任务,是在于影响人格、形成德性。知识性德育是很难实现德育目标的。目前在许多学校,学生对说教式的德育有不同程度的反感情绪,有的学生因此还形成了“双重人格”:他可能已经掌握了道德的有关知识,但却同样会做出某些不道德的行为,有些学生能说一套道理,可一旦面临现实道德情景时,却难以付诸道德行为或不知所措,从而导致思想品德的游离现象。造成目前学校德育这种局面的重要原因,主要是长期以来我们忽视了情感在德育中的价值。

  德育的本性在于培养有社会生活能力、有主体精神、能主宰自己的“人”,个体的德性形成,是不可能仅仅通过认知层面即“关于道德”知识的掌握而实现的。道德学习与科学学习是不同类型的学习。道德具有情感性,与心理教育一样,它在转化人的品德时,必须要有情感的认同、接纳。否则,道德是不会真正内化为人的品德的。只有以情激情,以理寓情,才能唤起学生情感的共鸣。显然,德育的实效并不取决于道德知识的多少,而在于教育者道德观念的挚爱真情如何。

  在德育中,情感是道德学习系统中非常活跃、非常重要的心理因素之一。情感是道德认识的起点,情感一体验型是道德学习的主要方式,情感是道德行为的动力、情感调节道德发展的方向。情感参与在课堂教学中起着催化剂的作用,是学习者真正投入参与课堂学习活动的前提条件。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便能发挥其高度有效的作用。反之,如果教师不想办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涨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使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带来疲劳。

  因此,德育一定要以知为基础,情为中介,由“身入”变为“心入”,将马克思主义知识和社会主义思想道德转化为学生的主体情感,培养“信”,并在“意”的强化下,将内在的“信”在实践中表示,指导自己的行为实现。它一方面要求教学内容的情感,重视以情激知、情理交融。教师在教学中要有美好的情绪和饱满的热情。教学内容要真实可信,具有时代感。要善于从那些社会性强、时代色彩浓郁、贴近学生生活的素材中,撷取具有“新”、“近”的典型事例,融人到道德理论、道德规范之中,使学生感到德育课具有情趣和生命力。教师尽可能运用各种教学手段,拨动学生的情感之弦,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机,以达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目的。另一方面是对教师的情感要求,教师应当处处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完善提升自己的人格形象和修养,以自己的人格力量感召学生,从深层次上增强吸引力,达到“亲其师而信其道”的效果。

  二、把心理教育渗透进情感德育中

  心理教育与德育的理论基础和工作方法以及层次都有一定的差异,但两者服务的对象都是学生。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学科课程中渗透心里知识对课程自身的积极构建,是课程实施策略的再改进和提升。德育工作者应当善于挖掘学科教材中蕴涵的丰富的心理素质教育资源,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和途径,找准最佳切入点,使两者围绕素质教育和人才培养的总目标,在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手段等方面有机地结合起来,提高德育实效。德育首先应当吸取心理教育的基本原则。心理教育在长期的实践中所形成的学生主体原则、平等尊重原则、非指示性原则对德育工作者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心理教育,它以对个人真实生命的关爱为起点,着重培养学生完善健康的人格,使其更好、更幸福地成长,给德育增添了人性色彩。心理教育是一个沟通过程,以尊重、理解为其首要条件。它不是来塑造什么,而是以对话的形式、协助者的身份来解决实际问题,丰富了德育的内涵。因此,德育工作要以平等、尊重、理解和支持为基础。德育的目的不在于灌输知识,而在于“育人”。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和社会环境的变迁,现代学生的个性化愈来愈突出,他们思想活跃、’开放,敢于追求自由、平等。因此,当学生遇到问题需要教师帮助的时候,他们更希望教师能站在平等的角度去理解他们,尊重他们的思想、情感、人格、个性,支持他们的追求,而不是一味地说教,甚至采用粗暴的公开批评、讽刺、挖苦等手段对其横加指责。

  令人遗憾的是我们现行教育体制下的师生关系,这种沉闷压抑无奈的教育氛围封闭了学生的情感,锁住了学生的心扉,我们经常听到一些德育工作者说“我告诉你”、“你听我说”、“我认为你错了”、“你还不懂”、“我说对的就是对的”,等等。这种居高临下的态度是不可取的。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教育气氛。教师要使自己处于与学生平等的地位,成为学生的朋友和参谋。只有这样,教师才能真正走近学生,站在他们的立场去感受世界,用他们的内在标准去感知世界,了解他们的内心和思想,准确把握他们的心理,科学、有效地指导他们。

  德育工作应当根据教育对象的思想状况和个性特征,因人施教。心理教育非常重视人的思想状况,因为这是心理教育的切入点。当代青年学生的思想状况,其主流是健康向上的,他们比较关注国家的改革事业,追求新知,渴望成才。但他们缺乏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的朴素感情。特困生人数的增多,就业形势不容乐观,社会上的不公平竞争,使一些青年学生产生了种种思想困惑。青年学生的价值取向多元化,群体意识淡漠,道德评判标准差异较大,辨别是非和取舍能力不强。这些新情况和新问题都需要我们青年学生工作者去认真分析和研究,坚持个性化原则,让德育面向每一个学生。使青年学生工作有的放矢。21世纪是一个社会需求日益多样化、人的个性发展和精神追求日益受到尊重的世纪。学校教育对象的独生子女化也要求德育适应他们独立性、创造性和个性强这一特点。我们不能用一把尺子来衡量每一个学生。因此,学生“成人”的模式也不是一个。我们不仅应该重视德育的普适性,尤其应该重视德育的个别指导性。应该为每一个学生提供符合其个性特征、成才需求的德育环境。这就要求学校德育工作更具个性化、人性化,面向每一个教育对象,对每一个受教育者成才提供精神动力和行为指导。在充分调查的基础上,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既要对不同群体、不同性别、不同个性的学生实行个别教育,又要有目的地分析他们的心理行为和思想特征,有针对性地实施教育。

编辑:刘彦春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自学网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 垃圾信息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五寨县第一小学校 特此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