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心理健康 > 小学生健康教育知识2

小学生健康教育知识2

2013年08月08日 19:27:51 来源:五寨县第一小学校 访问量:481

小学生健康教育知识2

学生常见传染病预防常识

传染病是由由各种致病微生物所引起的,能在人与人、动物与人之间相互传染的疾病。
  传染病传播的方式和途径:
第一,通过空气从呼吸道传染。如流感、流脑、麻疹、百日咳、猩红热等。
第二,通过食物经消化道传播。如痢疾、伤寒、甲型肝炎等。
第三,通过昆虫及动物传染。如蚊子传播乙脑;虱子传播斑疹、伤寒;狗能传播狂犬病;苍蝇传播痢疾等。
第四,通过日常接触传染。如甲肝、沙眼、红眼病、水痘等。
第五,通过血液传播。如输血、打针感染乙肝、丙肝、艾滋病等。

  预防传染病的环节:1、控制和消灭传染源;2、切断传播途径;3、保护易感人群。
  一、法定传染病
  甲类传染病是指:鼠疫、霍乱。
  乙类传染病是指: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
  丙类传染病是指: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

  二、传染病的报告
  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应当及时向附近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者医疗机构报告。
  责任疫情报告人发现甲类传染病和乙类传染病中的艾滋病、肺炭疽的病人、病原携带者和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城镇于6小时内,农村于12小时内,以最快的通讯方式向发病地的卫生防疫机构报告,并同时报出传染病报告卡。
  责任疫情报告人发现乙类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和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城镇于12小时内,农村于24小时内向发病地的卫生防疫机构报出传染病报告卡。
  责任疫情报告人在丙类传染病监测区内发现丙类传染病病人时,应当在24小时内向发病地的卫生防疫机构报出传染病报告卡。

  三、目前多发的几种传染病
  1、麻疹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典型麻疹的临床过程可概括为“烧三天,出疹三天,退热三天”。在第一天或第二天,患儿会有发热,流鼻涕,眼睛红而流泪,干咳及可能出现腹泻症状,到第三天,患儿体温下降,口腔内膜出现白色盐粒状的斑点,在第四天到第五天患儿体温上升出现皮疹,皮疹最先出现在额头和耳后,皮疹呈红色斑点,宽约2到3毫米,微微隆起,皮疹逐渐向头部及身体扩散,当皮疹扩散时,其斑愈来愈大,并且彼此相接在一起,到第六天,皮疹开始消退,消退速度很快,通常到第七天时所有症状都消失,大多数情况下,症状会在7到10天内消退。
麻疹传染性很强。病毒主要通过病人咳嗽、喷嚏,随着口水吐沫飞向体外,再经空气传播给其他孩子。没有患过麻疹的幼儿及少年儿童是麻疹感染的高危人群,如果抵抗力较弱的话,很容易感染而发病。
那么,如何做好麻疹的预防和治疗工作呢?
 一、 提高人群免疫力是预防 麻疹的关键,所以对易感人群实施计划免疫十分重要。
(一)自动免疫 易感者都应接种麻疹减毒活疫苗。
(二)被动免疫 年幼体弱及患病者如接触麻疹病人,可注射丙种球蛋白、胎盘球蛋白、和成人血浆 20~ 30ml。 5天内进行被动免疫可免于发病, 5~ 9天内进行则仅能减轻病情。被动免疫力仅能维持 3~ 4周, 3 周后又接触麻疹患者需再注射。
 二、综合预防措施
第一,控制传染源: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作好疫情报告,麻疹患儿应隔离至出疹后 5天,合并肺炎者应隔离至出疹后 10 天。
第二,切断传播途径:在流行期间,通过宣传使小儿不到人群密集的地方去。广泛开展保健工作,医务人员送药上门,患儿避免外出。
第三,增强人群免疫力,保护易感儿童,集体机构加强晨间检查,对可疑者应隔离观察。
第四,加强体育锻炼,提高抗病能力。
第五,麻疹流行期间尽量少带孩子去公共场所(尤其是医院),少串门,以减少感染和传播机会。
第六,注意个人及环境卫生,不挑剔食物,多喝开水。
第七,隔离患者。麻疹传染力强,在流行期间,医疗防疫部门应组织医务人员对患者定期进行家庭访视,做到“病人不出门,医药送上门”,直到出疹后5天。学校要设置临时隔离室对患者进行隔离。对接触者应进行隔离观察2~3周;如无症状,才能回班活动。麻疹患者停留过的房间应开门窗通风30分钟。医护人员在接触患者后应脱去外衣洗手,或在户外活动20分钟后再接近易感者。
第八,及时通风。麻疹病毒虽然传染性很强,但离开人体便弱不禁风。因此,对患者居住的房间只需开窗通风半小时,就可达到消毒目的。病人用的衣物、被褥应在阳光下曝晒,达到消灭麻疹病毒的目的保证室内空气流通。在使用空调时要注意空气流通,保持水分,当孩子离开时,关闭空调,开启门窗。
第九,加强晨检。经常性的参加医学检验:**** 将疾病尽早控制。做到“一摸二看三查四问”,要特别注意传染病和呼吸道疾病的检查。要求班级教师:当孩子一天不来校时,要电话询问原因。
第十,做好消毒工作。提醒学生入校后立即用流水和肥皂洗手;每周至少进行两次空气消毒工作;当传染病发生时,做到每天消毒空气一次,并且做好桌、椅、地面的消毒工作。
第十一,要求学生勤剪指甲,勤洗手,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要求教室清洁干净,注意班级的环境卫生。

  2、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简称流腮,“痄腮”,是由流行性腮腺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是儿童和青少年中常见的急性上呼吸道传染病,由腮腺炎病毒所引起,具有高度传染性。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以冬春季节较多见。多见于4到15岁的儿童。
  腮腺妇炎时,在耳垂下方出现肿胀、疼痛、张嘴吃东西时,疼痛加剧。在口腔内上颌第二臼齿旁的颊粘膜上,可看到红肿的腮腺管口。在发病的初期还会有发热、不爱吃东西及全身不适等症状。肿大的腮腺一般经5 ̄7天逐渐消退,完全消退大约需1 ̄2周的时间。
  流行性腮腺炎本身并不严重,一旦发生并发症对孩子的健康影响较大。常见的并发症有三种即:脑炎、急性胰腺炎和睾丸炎。
  流行性腮腺炎主要是对症处理和护理。病儿应卧床休息直到腮肿完全消失为止。这样可以预防睾丸炎、脑炎等并发症的发生。局部可用冷敷,可以减轻疼痛,也可采用如意金黄散、化毒散,用醋或浓茶水调成糊状后外敷。吃富有营养、易消化的半流食或软饭。不要给病儿吃酸、辣、甜味及干硬的食品,这些食品刺激腮腺分泌增多,加重疼痛和肿胀。体温发热超过39度时,可用退热剂或采用头部冷敷、酒精擦浴等物理降温方法。
  临床特征为发热及腮腺非化脓性肿痛,并可侵犯各种腺组织或神经系统及肝、肾、心脏、关节等器官。本病好发儿童,亦可见于成人。传染源为早期病人和隐性感染者。传染期从症状出现前一个星期到出现症状后9天。以病毒在唾液中飞沫传播为主。
  流腮的预防主要有: ①最佳的预防是在适当的年龄接种疫苗。②早期隔离患者直至腮腺肿完全消退为止。③注射腮腺炎减毒活疫苗。④药物预防

  3、肺结核
  有人说肺结核病是祖传的疾病,这是不对的,是不科学的说法。肺结核病既不是祖传的,也不是遗传的疾病。而是由结核杆菌在肺部感染而引起的慢性呼吸道传染病,结核杆菌由排菌的肺结核病人通过大声说话和咳嗽的飞沫传染给健康人群。因为人们在大声说话和咳嗽时,可以排放出3600个小飞沫,在空气中1公尺范围飘浮5分钟。排菌的肺结核病人,散发的飞沫中夹有大量的结核杆菌,被正常人吸入肺内就可以被感染而得的肺结核病。肺结核病就是这样传染给他。又传染给他人,使肺结核病在传播、流行。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肺结核病有卷土从来的趋势,衷心希望广大人民群众都来关心肺结核病的防治工作。
如果患了肺结核病,在家进行治疗时。最好与家人分室居住,分开吃饭,碗筷分开,每隔10天将碗筷放在水中煮沸5分钟消毒一次。尽量做到少接触,不接近孩子。以免把肺结核病传染给孩子们。也不要随地吐痰。结核杆菌生命力强,很顽固,它在强烈阳光直射下能存活1~2小时。在阴暗潮湿地方可以存活数月之久。痰内的结核杆菌在沸水中只能存活5分钟,凡是患了肺结核病的病人,在咳嗽时,最好用干净手帕把嘴捂起来,说话及咳嗽时和健康人至少保持1公尺的距离,以避免传给其他人。
患了肺结核病要及时支医院检查:明确病灶性质及范围,要相信医生会结合病人的具体情况,制定出“科学的合理的,短程治疗方案。”一旦治疗方案决定了,病人要坚决服从,不折不扣地按照方案进行治疗,不得随意变动,按时按剂量服药打针,这样才能保证治疗的成功。不可:自行变换药品,自行停药。切忌在治疗期间服几天药,又停几天不服药的现象,或和自认为症状好了,肺结核病也好了而自行停药。不规则用药治疗是非常有害的,具体有以下几点:不能及时有效的控制结核杆菌的生长繁殖。促使肺内原病灶恶化。给治疗肺结核病带来很大的难度,促使耐药菌珠产生,使肺结核病治疗失败,增加了国家和个人的经济负担。病人自己也增加了不必要的痛苦,并能形成慢性传染源。因此如果患了结核病,一定要遵照医嘱采取正规治疗,按时、按量用药,尽快使自已康复。由此应该认识到肺结核病正规化疗,按照方案的,治疗剂量,治疗时间,服药是多么重要。

  4、流行性感冒
一、什么是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性极强的感冒病。流感病毒为核糖核酸型粘液病毒,分为甲、乙、丙三型。其中,最常引起发病的是甲型。甲型流感病毒常在10~15年内发生突变,出现新的亚型,引起大流行。流感病毒主要侵入呼吸道,在纤毛柱状上皮细胞复制,再侵入其它柱状上皮细胞引起变性、坏死与脱落。病毒一般不进入血液,但其毒素对全身器官有广泛的毒性作用,临床上有全身中毒症状与白细胞减少。

二、流感临床表现:
流感潜伏期1~3日,最短数小时。流感根据临床表现分以下几种临床类型:
  ①典型流感:急起畏寒高热,乏力,头痛,身痛,咽部干痛,可有鼻塞、流涕、喷嚏、干咳、咽部可见充血,肺部可闻干罗音。发热3~4日后热退,但上呼吸道症状及乏力可持续2周左右。
  ②轻型流感:症状轻,病程2~3日,
  ③肺炎型流感:主要发生于老幼体弱者。典型流感1~2日后病情加重剧咳、吐粘痰或血痰,气急发绀,可伴发心力衰竭。双肺满布湿罗音,X线检查双肺散在絮状或结节状阴影。
  ④胃肠型和中毒型流感:胃肠型流感除呼吸道症状外主要以腹泻、呕吐为特征。中毒型极少见,主要表现为高热、血压下降,易发生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流感亦可引起心肌炎、脑炎。老幼体弱者易并发细菌性感染。

三、流感与普通感的区别?
1、流感分两型:
①单纯型流感的症状为:突然畏寒、发热、头痛、全身酸痛、鼻塞、流涕、干咳、胸痛、恶心、食欲不振,婴幼儿或老年人可能并发肺炎或心力衰竭。
②中毒型流感病人则表现为:高热、说胡话、昏迷、抽搐,有时能致人死命。因此病极易传播,故应及早隔离和治疗。
  2、普通感冒,俗称伤风,是由鼻病毒、冠状病毒及副流感病毒等引起,这些病毒存在于病人的呼吸道中,经飞沫传染给别人。普通感冒较流行性感冒传染性要弱得多,一般人在受凉、淋雨、过度疲劳后,因抵抗力下降,才容易得病。普通感冒发病时,多数是低热,很少高热,病人鼻塞流涕、咽喉疼痛、头痛、全身酸痛、疲乏无力,症状较流感轻微,并无生命之虑。所以普通感冒往往是个别出现,很少象流行性感冒流行时,病人成批出现。

四、流感预防
1、注意体育锻炼,保证休息,增强体质。提高自己的身体抵抗力也是预防流感的重要措施。
2、流感流行期间暂停集会,暂不探亲访友,不到人群密集的地方活动,出门戴口罩。公共场所加强通风,喷洒漂白粉液消毒。不少集体单位用熬醋熏蒸的办法预防流感,一些地方用中药预防,如口服板兰根、柴胡、大青叶合剂和新研制的其它中药制剂,据认为有一定效果,也有的吃点大蒜、喝点姜汤,也可能有预防作用。
3、流感病毒侵入机体以后是否引起发病,主要与机体的免疫功能有关。营养不良和过度劳累使机体抵抗力下降,特别容易遭受各种病原体(包括流感病毒)的侵袭,因此平时要保持营养均衡和避免过度劳累,这是预防流感的基础措施。
4、预防流感的最好办法是接种疫苗,目前我国采用流感减毒活疫苗,安全、可靠,其接种对象是健康成人和儿童,方法是鼻腔喷雾;对老年人、婴幼儿和有严重慢性病者,则皮下注射灭活疫苗。在此需要说明,接种流感疫苗后2周左右才会产生免疫保护,而有效时间只能维持1年,所以每年在流感高发期到来之前要适时接种疫苗。
5、流感病毒、特别是对人类威胁最大的甲型病毒所发生的变异现象,是客观规律,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只要流感病毒存在,这种变异现象就不会消失,并随时侵扰人类,因此防治流感是一项长期任务,要年年防,打持久战。
6、对流感目前尚无特效治疗药物,主要是加强护理(发病后卧床休息,多饮水,进食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食物),必要时给予对症处理(如发热、头痛时给予阿司匹林等解热镇痛药),防止出现并发症。症状较重者可肌注抗流感丙种球蛋白,中毒型可加用干扰素,并发细菌感染则应用适当的抗生素(否则不用,抗生素对流感病毒无作用)。流感虽然危害严重,但它是一种自限性疾病,如无并发症大部分于1周左右好转,预后良好。应当提醒大家,病愈1-2周内机体抵抗力较差,应注意休息和营养,并注意预防其它病原体(包括流感病毒的其它亚型)的感染,否则将引起严重后果;还应提醒大家,个别流感患者病后可患面瘫,是病毒感染后引起的面部神经的免疫反应,也与面部受冷风吹有关

流行性感冒的饮食原则:
(1)选择容易消化的流质饮食如菜汤、稀粥、蛋汤、蛋羹、牛奶等。
  (2)饮食宜清淡少油腻,既满足营养的需要,又能增进食欲。可供给白米粥、小米粥、小豆粥、配合甜酱菜、大头菜、榨菜或豆腐乳等小菜,以清淡、爽口为宜。
  (3)保证水分的供给,可多喝酸性果汁如山楂汁、猕猴桃汁、红枣汁、鲜橙汁、西瓜汁等以 促进胃液分泌,增进食欲。
  (4)多食含维生素C、E及红色的食物,如西红柿、苹果、葡萄、枣、草莓、甜菜、桔子、西瓜及牛奶、鸡蛋等。预防感冒的发生。
  (5)饮食宜少量多餐。如退烧食欲较好后,可改为半流质饮食,如面片汤、清鸡汤龙须面、小馄饨、菜泥粥,肉松粥、肝泥粥、蛋花粥

预防流感的简易有效措施--食醋消毒法
  1.个人防护口、鼻洗漱法:食醋一份加开水一分等量混合,待温,于口腔及咽喉部含漱,然后用剩余的食醋冲洗鼻腔,每日早、晚各一次,流行期间连用5天。
  2.空间消毒法:这种方法适用于家庭住房,将食醋一份与水一分混合,装入喷雾器,于晚间休息前紧闭门窗后喷雾消毒。新式房屋或楼房以每立方米空间喷雾原醋2-5毫升,老式房屋每间按50-100毫升为宜,隔天消毒一次,共喷3次在流行严重期间或家庭内部已出现病员的情况下,食醋的用量要增至每间房150-250毫升。
  3.住宅熏蒸(煮)法:将门窗紧闭,把醋倒入铁锅或沙锅等容器,以文火煮沸,使醋酸蒸气充满房间,直至食醋煮干,等容器晾凉后加入清水少许,溶解锅底残留的醋汁,再熏蒸,如此反复3遍;食醋用量为每间房屋150毫升,严重流行高峰期间可增加至250-300毫升,连用5天。

  5、病毒性肝炎
  病毒性肝炎是由多种肝炎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具有传染性强、传播途径复杂、流行面广泛、发病率较高等特点,在我国是一种多发病、常见病。根据引起肝炎的病毒类型不同,将肝炎可以分成甲型、乙型和非甲非乙型。除了三型以外,尚有甲型和乙型同时发病(即称为甲乙混合型)以及由巨细胞病毒引起的病毒性肝炎。
  病毒性肝炎的临床表现主要有食欲减退,恶心,厌食油腻,乏力,肝脏肿大及肝动能异常等。一部分病人可以出现发热和黄疸,极少数病人表现为重症肝炎。急性肝炎和慢性肝炎是根据黄疸的有无、病情的轻重和病程的长短划分的。
  急性肝炎甲型与乙型临床表现大致相似,早期症状主要为乏力、食欲不振,恶心。腹胀;发热、黄疸以甲型肝炎为多见,乙型肝炎比较少见,另外肝区胀痛也是重要症状。
  慢性肝炎又分为慢性迁延性肝炎和慢性活动性肝炎,其病程常超过半年,有的长达10年以上,迁延性症状较轻,活动性症状较重,发展较快。
  急性重症肝炎一般起病很急,深度黄疽,恶心呕吐明显,嗜睡或烦躁不安,后期出现昏迷、抽搐、脑水肿等症状和体征,病人常合并消化道出血、感染和急性肾功能衰竭而死亡。
  病毒性肝炎的确诊主要依靠有关化验检查。
  本病的传染主要通过粪一口途径。乙型肝炎的传染源主要是急、慢性病人和病毒携带者。传播途径包括:1输血及血制品以及使用污染的注射器或针头。2生活上与乙肝病人密切接触。3母婴垂直传播。
  预防
  病毒性肝炎做为一种传染性强、传播途径复杂的传染病,其预防应采取综合措施,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管理传染源。对急性甲型肝炎病人应采取早期隔离措施。隔离是病人暂时不与外界接触,单独在家休息治疗。病人应自觉进行隔离,不要把肝炎病毒传染给别人,防止肝炎的传播、蔓延。急性黄疽型肝炎病人如不能住院治疗时,应在医生指导下,在家严格隔离治疗。一般从发病日期起隔离3周(不能确知发病日者,可从确诊日期算起)。必须做到:
  (1)病人与健康人不在一个床上睡眠,病人的被、褥、衣物要与健康人分开,并进行消毒。
  (2)病人的食具、漱口用具、水碗、脸盆、毛巾、便盆等也与健康人分开使用。病人要单独吃饭,剩余的食物不要给他人吃。也不要给其他人拿直接入口的食物和东西如香烟等。
  (3)病人的书报、刊物、物品、玩具等不要借给他人传阅、玩耍,必须经过消毒处理后才能传借别人。
  (4)在病人隔离期间,邻居、亲友不要到病家串门,尤其儿童不要与病人一起玩耍。
  (5)病人在患病期间不要串门,不要到公共场所,更不要到饮食部门用餐。
  慢性肝炎也有传染性,应同样注意隔离。对于甲型肝炎病人的密切接触者要注意观察,一般观察45天,没有发病的才可视为健康人。另外,加强对从事饮食业、托幼工作人员和献血人员的检查也是控制传染源的重要环节。
  2.切断传播途径。
  (1)提倡用流动水洗手,注射时要一人一针一管,用后高压或煮沸消毒;不使用他人生活用具,搞好个人卫生。
  (2)非必要时不输血及血制品;输血员要进行筛选。
  (3)消毒也是切断传播途径,控制、消灭传染源的另一方法。肝炎病人确诊后,病家应及时做一次较彻底的消毒,食具、漱口用具、毛巾等要煮沸30分钟,家具、物体表面、地面要用3%漂白粉液擦拭。病人的粪便要用漂白粉(粪便4份,漂白粉1份)或生石灰(粪便1份,生石灰1份)进行搅拌后放2小时倒掉。病人使用的便器要专用,使用后,用3%漂白粉水浸泡2小时后再洗刷。病人和大家应做到饭前、便后用2%过氧乙酸溶液浸泡洗手2分钟。
  3.保护易感人群。
  (1)注射人体免疫球蛋白;适用于接触甲型肝炎的儿童,注射越早越好。
  (2)注射乙肝疫苗和乙肝免疫球蛋白:用于阻断母婴传播。以上两种都最好在医生指导下应用。
  4.食药预防。可选用以下任何一方水煎服,连服7一10天。
  (1)茵陈篙30克,生甘草10克。
  (2)决明子15克,贯众15克,生甘草10克。
  (3)茵陈篙30克,凤尾草30克。
  (4)茵陈篙30克,大枣10枚。
  附:3%漂白粉水配制方法:取漂白粉500克,先加水调成糊状,然后加水到5000克,盖好放置24小时后取上清液2份,加水7倍即可配好使用

  6、细菌性痢疾
细菌性痢疾简称菌痢是由痢疾杆菌引起的以腹泻为主要症状的肠道传染病。临床表现为发热、腹痛、腹泻、里急后重、脓血样大便。中毒型急性发作时,可出现高热并出现感染性休克症状。该病常年散发,夏秋多见,人类对本病普遍易感,是我国的多发病之一。
预防:易感人群应注意饮水饮食卫生,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习惯。

  7、猩红热
猩红热是由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好发于10岁以下的儿童,一年四季皆可发生,但以春季为多。以发热、咽峡炎、全身弥漫性猩红热样皮疹及脱屑为特征。后期少数病例可发生心肾并发症。传染源主要是猩红热病人及带菌者。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人群普遍易感。本病潜伏期为1~7天,一般为2~3天。
预防:①猩红热病人要严格隔离至咽拭子培养阴性为止。②猩红热流行期间不要带孩子去公共场所。③不要让孩子与猩红热患者接触。

  8、风疹
风疹是由风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以往多见于冬春季,近来则常见于春夏之交。因其通过飞沫或接触传播,广发于任何年龄组,但多见于学龄儿童。感染后主要表现为低热、畏寒、头痛、流涕、上呼吸道炎症、耳后及枕部淋巴结肿大,发热当天全身可见以四肢为主的分布均匀的淡红色圆形或卵形点状充血性斑丘疹,24小时可遍布全身,痒感不明显,一般皮疹二至三天开始从上到下陆续消退,退疹后不留痕迹。发疹前后7天有传染性。患者在传染期间应被隔离。患病后产生免疫力。
防治措施。①接种风疹减毒活疫苗。②接触风疹病人后早期注射免疫球蛋白有预防效果。③发现病人后应隔离至出疹后5天。

编辑:刘彦春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自学网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 垃圾信息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五寨县第一小学校 特此声明。